Activity公益活动
早年被忽视的情绪,对人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4-03-16  来源:心智教育

图片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追求。人要成功,想有一番事业和幸福美好的人生,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时代,快节奏、快交通、快通讯,在享受着“快”带来的便利和发展时,随之而来的焦虑和压力也让我们感到疲惫。


  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当所有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我们更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图片


  3月12日,由心智家园特别策划的“关爱健康 从心出发”主题公益讲座第三期在腾讯会议室顺利开展,有近500人参加。


  本次活动由《情志疗法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创始人、《心转病移》与《情志疗法》作者包丰源老师主讲,与大家分享了“早年生活经历产生的情绪,对日后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的话题。


  心智家园在2月3日和2月28日,分别举办了两场公益讲座。包丰源老师通过互动、案例分析、咨询等丰富多样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原文链接:情绪对人的健康,到底有多重要?)以及思想、情绪、细胞记忆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原文链接:情绪背后的健康真相你知道吗?)。


  针对于肺部疾病、胃部疾病、心梗,以及女性的子宫肌瘤、怀孕期间出现的不良症状等,包丰源老师都进行了详细地解答。经由包老师的层层剖析,在线的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参与讲座的学员,都对“心转病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很大的帮助。


图片


  本期公益讲座由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健康管理师、情志疗法调理师张宇晴老师主持,大家满怀期待,早早进入直播间等待包丰源老师的干货分享。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一个人的早期记忆,对性格形成和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贯穿一生的,尤其是早期情绪的记忆。很多事情,我们以为过去了,但因此产生的情绪却一直都藏在身体里。


  身体会帮我们记住所有的情绪,包括我们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我们想忘记的和以为已经忘记的,这些情绪都会由身体承载着,因为一直没有被表达、释放出去,就一直藏在我们身体的某个位置。


  看似是当下才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其实大多源于早年经历中形成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科学有效释放、化解和清除,等到年龄日渐增长,免疫系统下降,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症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包丰源老师在公益讲座中的精彩分享吧!


  一、过去的是事,过不去的是情绪。


  对每个人来说,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希望开心快乐地生活,远离疾病,远离痛苦。这是人之所向,也是人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有的身体状况都受到免疫力的影响。疫情期间,很多专家医生都谈到过这样一个观点:“真正能让你好的,不是那些药物,不是那些针剂,而是免疫力。”


  而情绪对免疫力的打击是最大的。在生命系统中,我们的情绪会导致身体的对应位置形成淤堵,从而导致症状的出现。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谈论健康,但很多人考虑的是,该怎么去吃药,怎么去做治疗,怎么用各种方式去承受。可是,我们忽略一个基本问题,这个世界中的基本逻辑关系是:物质和精神同在,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拥有好心态和好心情,是一个人真正健康的根本。


图片


  这两年,我研究的就是情绪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的身体也是由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的,当我们的肉身(物质)出现症状时,必然存在着过不去的情绪(精神)。


  我会从当下的病症回看,探究这些病症“究竟是由什么样的情绪淤堵、什么情绪事件导致的”。透过现象追溯到本质原因,再通过专业技术,对相关情绪进行科学、有效地释放和清理,从而达到让身体症状改善的效果。我的这套理论就是心转病移,而情绪处理的方法就是“情志疗法”。


  在第一期公益讲座上,我向大家分享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第二期公益讲座上,我向大家分享的是细胞记忆。我们能够看到,小时候发生的很小的事件,都会形成我们身体的记忆。


  我们的身体中,既有生活中很多美好的记忆,同时也储存着那些不好的记忆。比如我们小时候被打的经历,特别是被父母打,因为打的动作和感受都被身体记着,会在日后对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大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良药。


  很多事情看似过去了,但实际都还在。我看到,很多人的记忆和人生经历,对日后的事业、婚姻、财富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时间越长,对人的影响越大。我们可以忘却一切,但身体受到的伤害会被记录在体内,形成淤堵,最终导致病症的出现。


图片


  包丰源老师通过个案咨询,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早年生活经历产生的情绪,对日后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


  一位42岁的女性提问,为什么她的右肩经常感到酸痛?


  包丰源老师告诉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表示她有压力过大、不能承担、承担不了的事情,有很无助的情绪。


  包老师帮助她由当下的无助情绪,找到了她29岁时因婚姻问题感到压力大,产生过无助情绪,而她在20岁高考时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再追溯到小时候,由于她是留守儿童,老师让父母开家长会,父母不能来,从而出现过紧张、压力大、很无助的情绪。


  另有一位50岁的女性,胸口发闷,后背部发紧,持续了六七年的时间。


  通过包丰源老师的引导,她回想到小时候被父母打的经历。她虽然没有记起完整的记忆,但当包老师说“摔”和“打”的时候,她表示身体出现了反应,后背疼痛的部位紧缩在一起,很紧很紧,两只手不由自主握紧。


  通过这两个咨询,大家看到了,早年没有得到释怀的情绪一直在延续,并会随着年龄成长对身心健康产生持续影响。


图片


  二、透过问题看本质,发现生命的规律


  除了干货分享,包丰源老师还针对大家的提问,进行了详细地解答。


  问:吃饭感觉不运化怎么办?


  包丰源老师解读:运化一词来自中医,表示不能消化。饭代表什么呢?代表好东西。不消化就代表,对好的东西,不能够接受,不能够消化掉,不能够理解。


  我的课堂上有位学员,很喜欢吃好东西,但吃完就会很难受。

  我问她:你今年多大?

  她说:我今年34岁。

  我说:你现在没有结婚吧?

  她说:没有。

  我说:没有结婚,是不是有两个人都在对你好?

  她脸红地说: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说:我不知道你发生的事件,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运化,代表没法接受好事。现在两个男士都在追你,各有优点,但你没办法选择。


  在“生命智慧”课程中,我谈到了婚姻的底层逻辑,她豁然开朗,在下次上课时就告诉大家,她做好了选择。我再问她,现在吃东西还难受吗?她说难受的感觉消失了。



  还有一位学员,是位母亲。有次晚上上课的时候着急找到我,说孩子爸爸打电话喊她回去,因为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拉稀,拉得有点厉害。


  我问她:孩子最近得到什么好处了?


  她说:昨天是孩子生日,因为来上课不能陪孩子过,所以我买了很多电动车玩具给他。我让我的妹妹陪孩子,她也买了很多玩具车。还有一朋友,两家关系特别好,也给孩子买了好多车。


  我说:拉肚子代表脾胃不和。好东西太多了,孩子接受不了,所以身体就出现了状况。


  我给这位母亲的建议是,好好跟孩子说“不同的星期可以玩不同的玩具,而且你也长大了,很多玩具如果不要,可以送给别的小朋友玩”。她还是很担心,一晚上没睡,但老公按照她说的方法做了。第二天,她就对我说,孩子今早退烧了,也没拉稀,完全正常了。


图片


  问:孩子17岁,高二,在学校人多的时候就会紧张,感觉心慌症状、气短、头疼、肚子不舒服。现在休学在家了,不知道怎么办。


  包丰源老师解读:这种情况代表你对孩子要求严格,他没法释怀。因为你们要求得有点多了,他没法释放能量,流动不起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还有就是,家庭没有温暖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孩子能接受吗?


  现在这种状况,不是你要如何对待他,而是你们夫妻两个要能释怀自己。因为你们压力太大了,对别人要求苛刻,把孩子吓成了这样的状况。


  我给你最大的建议是,不要再给孩子提要求,按照他说的话多陪他玩,比如:跑步、到外头玩、到公园散散步,都可以。如果孩子不想出去,可以陪他聊聊天,买孩子爱吃的水果。


  还有就是,要给予孩子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里体会到温馨和爱的感觉,多一点欢声笑语,这样孩子才能够有能量,有力量。


图片


写在最后


  心智家园“关爱健康 从心出发”主题公益讲座第三期在大家热情互动中圆满落幕。


  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很多人表示收获满满,根本听不够,还有一些带着困惑来的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了自己的问题。


  3月20日(周三),包丰源老师将通过“关爱健康,从心出发”公益讲座第四期为大家解读:“保护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多大?”,敬请留意直播间动态,随时与包老师积极互动。


  感恩在学习的路上,有大家的相互陪伴。欢迎扫码预约,第四期活动限500人,先到先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