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20日起,由《情志疗法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创始人包丰源老师发起的身心健康公益咨询服务,正在陆续开展中。
本次公益咨询活动旨在帮助更多走过心智教育体系的学员们,运用“情志疗法”快速定位身体状况背后的情绪问题,追溯源头,释放、化解、清除造成病症的情绪“种子”,正确认识思想、情绪、生命能量与疾病的关系,提升认知维度,懂得敬天爱人,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激发修复自愈能力,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改善。
活动期间,共为23位学员提供了专属的身心健康诊断、情绪处理和身体调理服务。其中,包括包丰源老师义诊咨询16位,招辉老师个案处理1位,张宇晴学长进行“情志疗法”6位,陈书璇学长进行“情志疗法”6位,任颖仪学长进行身体调理4位。
由包丰源老师完成咨询的13位学员的费用已全部捐赠至广东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共计12929.8元。
我们都知道“百病皆由气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过分的焦虑、紧张、愤怒、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波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造成身体功能紊乱,免疫力降低,最终发展为疾病。
“情志疗法”不仅是关注症状本身,更是深入到人的生活、工作、家庭、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以疾病为突破口,帮助人们找出自己的心智障碍,清除阻碍能量流动的情绪记忆,能够真正享受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
此项目开展以来,收到了大量走过课程的学员的排队预约。每位申请人都带着自己独特的问题而来,无论是婚姻问题、亲子问题,还是困扰多年的身体和精神问题,都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通过课堂学习,他们的维度和能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借助“情志疗法”找到影响健康的情绪卡点,运用科学手法进行情绪释放和化解,疏通形成疾病的能量淤堵点,从而重获身心健康,拥抱幸福喜悦。
包丰源老师义诊案例与解读
本次申请包丰源老师咨询的主要包括:婚姻、失眠、子宫肌瘤、多发性肺结节、孩子等问题。通过以下咨询案例的解读,能让我们清楚直观地看到,每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源于人们在早年经历中被压抑的情绪。
案例一:李女士,40岁。患有子宫肌瘤,伴有贫血状况。
包老师解读:根据“心转病移”理论,子宫肌瘤的形成有以下对应关系:
1.与母亲缺乏链接所形成的情绪;
2.婚姻关系中产生的生气、着急、憎恨、失落、怨恨的情绪;
3.对孩子有太多的期盼。
经过引导,李女士回忆起与母亲相关的4个事件,包含了对妈妈的委屈、怨、抱打不平,以及期盼得到妈妈的关爱。在婚姻生活中,也比较排斥与先生的亲密关系。 思想创造的物质。一方面,李女士通过生病,得到了母亲的关爱,由于思想固化,不愿接受他人想法,消化不掉的怨气堵在了子宫里。另一方面,对先生的排斥也导致了身体的情况,给了自己正当拒绝的理由。很多疾病的出现,其实都是我们内在的需要,它是来平衡我们的思想,帮助我们完成自己想要但又说不出来的一个结果。
处理方向:改变思想,通过“情志疗法”处理自己与母亲的情绪;多做善事,提升自身能量。
案例二:陈女士,49岁。多发性肺结节,医生说做手术处理不干净,比较焦虑。
包丰源老师解读:从中医角度来讲,忧伤肺,陈女士的情况是由太多担忧导致的。经过引导,陈女士回忆起自己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比较多和钱有关的引起担忧的事件。
处理方向:找到与钱有关的产生担忧情绪的事件,进而通过“情志疗法”进行调理。
案例三:王女士,37岁。被失眠困扰。医生开了安眠药,因怕产生依赖没有持续吃。
包丰源老师解读:
1.有难以入睡的心事;
2.确认在开始失眠的时间,是否出现了过不去的事情,或者对应的事件。
王女士提到,生活中总有些事情想不通。特别是父亲的突然离世,自己没有赶上;还有小时候去奶奶家睡觉,经过没有灯的通道,感到十分害怕。身体上出现疼痛或不适时,并非靠药物就能解决。越是严重的失眠,背后隐藏的就是越发强烈的情绪。单纯的自我疏导,很难让人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彻底想明白。
处理方向:运用“情志疗法”,处理亲人离世时没赶上的愧疚感,以及处理临睡前被吓过的情绪。
包丰源老师解读:女性对婚姻恐惧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早年家庭关系中,由于父母打架,导致对婚姻没有兴趣;
2.过往有性侵的经历,对男人有厌恶情绪;
3.早年或者第一次恋爱受到伤害,对婚姻感到恐惧、害怕,产生排斥感;
4.流产经历让自己产生了内在的愧疚感,对生孩子感到愧疚,不想生,有逃避的想法。
根据包老师的提示,张女士找了对应的事件:
1)小时候母亲排斥父亲,很早就已经分房睡了。解读:日后如果有男性想要接近自己,或者恋爱中遇到不开心的问题,都会把对方赶走。
2)父母打架,想去帮忙,发现他们打得更厉害。解读:张女士对母亲的感情是反向的。作为女性,觉得母亲太严厉;对于男性,又觉得爸爸很可怜。如果男人太厉害,张女士会受不了;如果男人太差了,又认为他很弱没本事;如果条件还不错,就会觉得他是不是不可靠,存在非常多的遐想。
3)姐姐流产的事件,对自己有打击,觉得是她太不小心,也担心没有人照顾她。解读:流产让张女士觉得很恶心,感觉遭受了巨大痛苦,一想到和异性生活在一起,万一有了这种情节会受不了,所以从心底抗拒。对于一般人,在亲密关系中是带有喜悦和憧憬的,但对张女士来说,反而促使她躲避婚姻。
处理方向:张女士对于和男性一起组建家庭无好感;对男性有高和低的错位感,并且对亲密关系有排斥感。需要通过“情志疗法”,处理最底层的与爸爸的关系,然后释放在姐姐流产事件中的情绪。
案例五:何女士,2023年10月中旬发现孩子有抑郁状况。
包丰源老师解读:孩子抑郁了,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抑郁症一般有三种原因:
1.太多情绪压抑着过不去,无法释怀;
2.在家庭中得不到支持;
3.有很多想法和梦想,但是没人理解。
经过引导,何女士说,觉得孩子脚上有个胎记影响美观,做手术去除后恢复了也不好看。
并提到了自己的“文件包”:小时候妈妈去买东西,弟弟吵着要去,被爸爸揍了。何女士工作很努力,但容不得瑕疵。“文件包”带来的影响是,她觉得日后做事情都要规规矩矩,如果不守规矩就会被打压,导致自己对身边人高要求高标准——孩子胎记,是她觉得不好看,不是孩子。所谓的标准,对孩子来说是压力。孩子没有任何问题,是父母的投射、紧张焦虑以及对孩子要求过高导致的。父母能走出来,孩子就好了;父母走不出来,孩子吃再多药都没有用。
处理方向:
1.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的情绪来源于父母,需要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2.孩子15岁,还没到用“情志疗法”处理的年龄,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开导;
3.重新建立与孩子的交往模式,让她知道如何处理好学校的关系,了解学习的好处;
4.父母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学习,处理“文件包”,清理情绪。了解底层逻辑,改变自己。
“情志疗法”案例
“情志疗法”最重要的不在于情绪释放,而在于要在释放后实现转念。只有思想改变了,身体才能好转,好心态才有好身体,好身体才有好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宇晴学长、陈书璇学长通过“情志疗法”处理后的变化吧。
案例一:刘女士,37岁
一直没有男朋友,更没有婚姻,她希望走出对婚姻的恐惧。
包丰源老师的义诊咨询,为她明确地指出了方向,一是因为刘女士从小看到父母经常打架,对组建家庭没有好感;二是经历过姐姐的流产事件,对流产这个结果难以接受。从而排斥男性。
在进行“情志疗法”调理的过程中,她吐了很多痰,把堵在身体里的情绪以吐痰的方式清理了出来,处理后,她感觉胸口一下子疏通了,从脚底一直发热到全身。
释怀情绪后,她的思想也得到转念,看到原来一直认为父母关系很不好,其实是自己不理解他们,他们之间有自己的沟通方式,一直是相互信任的,哪怕动手打架,也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并不影响他们好好过日子,更没想过要分开。姐姐流产只是意外,并不影响他们夫妇之间的感情,所有的“不好”,都只是她自己认为和设定的。
当刘女士看到自己这个程序,并通过“情志疗法”清理和转念后,一下子觉得轻松了,发现原来组织家庭也没有那么难,对男士不再充满排斥感,可以正常对待他们,同时也懂得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一些尊重和善意。
案例二:张女士,51岁
生活中有许多害怕和恐惧的事,伴有抑郁症,这些年断断续续在吃药。她非常担心儿子的现况不好,也很恐惧疾病,每天活在担心、害怕、压抑的情绪中。包丰源老师在义诊咨询时提示她,第一要处理小时候被吓过的事件,第二要处理很多年前儿子生病把她吓得够呛的事件。
在“情志疗法”中,第一个事件就让她呕吐了出来,并发现后续几个事件同样带着很大的恐惧和担心情绪。处理完后,张女士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她说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感觉压抑得喘不过气,现在终于可以长长地呼吸了,不用再战战兢兢。她转念后发现,生活中一件件令她“恐惧担心”的事情,都是自己陷在情绪里,只“想”,却没有去做。只有勇敢去“做”和“面对”,才能改变现状,尤其是对儿子,只有愧疚和担心是没用的,还需要去行动才能改变。
案例三:陈先生,57岁
觉得自己从四十多岁开始做事就没有动力,不单是家里的事情,而是什么都不想干了。
包丰源老师提醒到,一定是他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生了什么事件,才导致了这种情况。
顺着这条思路,为陈先生进行了“情志疗法”的处理,他的前胸、后背、头部、手脚都开始冒汗发热,出现嗝气排气,感受到左胸口有一股暖流涌出来。两天之后回访,他说以前开车时会觉得胸口堵,这两天觉得胸口舒畅很多,整个上半身都比以前轻松了;这两天睡眠也好很多,做事不会提不起劲了。转念后,过去觉得恨的人,现在不但不恨了,甚至能和他们开玩笑了,那些事件都过去了。
案例四:周女士,50岁
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觉察自己有很多情绪没有清理,一直自我压抑,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很多的不接纳。
按照包丰源老师给予的意见,用“情志疗法”围绕“不接纳”的情绪作为主线进行了处理。
通过处理后,周女士释放了积压多年的情绪,感觉身体变得轻盈通透,不仅说话声音洪亮了,腰腹部也瘦了一些。转念后,她不仅看到了自己与妈妈心心相印,感恩爸妈的养育之恩,也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帮助。
案例五:郭女士,42岁,有子宫肌瘤和乳腺结节,对这几年老公出轨的行为有非常大的情绪。
包丰源老师在她咨询时,建议她不但要处理对老公的情绪,还要处理早年对母亲的情绪。
经过两小时的“情志疗法”处理,她看到了婚姻里由于自己和老公的观念相差太大了,才导致他外求。郭女士一直希望能得到老公的认可、赏识和夸奖,现在反过来忽然看到,老公也同样希望得到她的认可、赏识和夸奖,一切都是相互照见。转念后,她说,其实老公是个很善良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怪自己太强势了,自己今后要修柔软。
案例六:李女士,48岁,平时有胸闷、呼吸不畅、后背疼的情况,近段时间感到尾骨不定时疼痛,右小腿外侧发麻,脚裸与膝盖有时不适。
她说,自己一直以来都很想把事情做好,但不管怎么做,还是有各种不好。打击多了,动力越来越低,迷茫内耗严重,心很累。
按照李女士的意愿,围绕着5个相关事件对她进行了“情志疗法”处理。李女士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较真,也看到了自己一直都活在“评判”中,也终于明白自己喜欢“评判”的原因了。转念后,李女士知道要以父母为榜样,去身体力行多做事。现在,李女士感觉身体已明显不像以往沉重,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身体调理案例
除了运用“情志疗法”处理情绪事件外,根据学员们的身心状况,还按需搭配了基本法、九宫法、自然疗法等手法,由任颖仪学长进行调理。
案例一:王女士,47岁,有子宫肌瘤症状。在为她做完“情志疗法”处理情绪后,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专业手法调理。原本微凉的腹部温度恢复到手温温度,她感觉整个人很轻松,脸色变得红润。次日回访,王女士反馈,排气比平时多,大便排得很干净,下腹微凉的感觉有所改善,变暖了,乳腺和下腹没有之前胀,整个人感觉非常轻松。
案例二:叶女士,50岁,容易出现腹胀、饱腹、入睡困难、容易醒等症状。在10分钟的专业手法调理后,已进入睡眠。一个小时的调理结束后,发现腹胀状况消失,胃口也变好了,腰不痛了,后腰仿佛瘦了一圈,眼睛不再发涩,变大变明亮了。她感觉整个人很轻松、很通畅,脸色也红润了,后背一直有发热的感觉,并且发现自己的气可以向下腹部流动了,下腹部暖暖的,很舒服。
写在最后
本次由包丰源老师发起的身心健康公益咨询项目,旨在希望通过线下咨询的方式,为更多学员提供情绪疏导,处理情绪卡点,疏通身体,提升能量,重新感知到爱,感恩自己的生命和一切,懂得敬天爱人,珍惜生命的价值!一切都不晚,一切都刚刚好,当下就是我们生命的新起点。祝福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快乐、喜悦的生活!每个生命都璀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