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早在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对焦虑进行了阐述。
过度思虑,会导致人体正气停留在局部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气结。
当你焦虑时,下面这4句话,会让你瞬间清醒!
01心态对了,病就好了
心态对了,病就好了。心态不对,病就来了。
科研机构一项针对2000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大约有72%的人,不同程度上存在焦虑心理。更有甚者,因为过度焦虑,变得紧张、疲惫、失眠,幸福感显著降低。
过度焦虑,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心可以欺骗自己,但身体不会说谎。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是一个严重的焦虑症、忧郁症患者。当时华为面临内忧外困的重压,他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多次想轻生。直到被牧民姑娘虽贫穷但乐观的精神所感染,才让他逐渐走出焦虑症。
心是最好的良药。最好的医生是我们自己。《黄帝内经》中有言:“任何疾病,本质上都是心病。”
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心理学家辛德勒也曾经说过,其实人76%的疾病都是情绪病。好心态,是让你瞬间清醒的灵丹妙药。
02情志调理,健康常在
《黄帝内经》中提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自然界的一切,皆有规律可循。情志一旦失调,则脏腑功能絮乱,引发病症。《黄帝内经》强调“天人合一”,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替都会对人的情志产生影响。
人的一生,过的是日子,体验的是情感。
在包丰源老师撰写的《心转病移》书籍中有一个案例: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能够与人侃侃而谈,但只要一上台,就感觉很焦虑。
通过“情志疗法”技术调理,发现这与他小时候一次失败的上台经历有关。当他找到了引发情绪卡点的事件,有效释放了上台演讲的恐惧情绪,改变错误认知后,终于就可以自如地在台上演讲了。
什么是“情志疗法”?“情志疗法”由包丰源老师于2016年7月酝酿提出,通过处理细胞记忆中的负面情绪记忆来改善身心健康。
该疗法认为:人在12岁前经历的重大创伤事件,会在潜意识中形成“情绪种子”。
这颗“情绪种子”,也许源于我们过往的一次事故、一次事件所带来的心灵创伤,从此在心底埋下“种子”。
当后续生活中遭遇相似情境,相同的感受情绪再次出现,导致气血定向定位流动,久而久之形成病症。2022年11月,《情志疗法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2023年3月,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可以说,“情志疗法”填补了中医情志理论应用的空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中国前首富陈天桥,曾在公司转型失败后患上严重焦虑症,经常半夜惊醒,他在焦虑发作的时候这样说:“有一次,在飞机上,我突然感觉自己心脏病发作了。但其实那不是心脏病。那是恐慌来袭。我意识到我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为何这样优秀的一个人会变成这样,从他小时候的经历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陈天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他从小就背负了父母的期待,埋头读书的他一路学霸。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虽然让他得到很多夸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压力有多大,这种必须要成功的心态也让他走上了焦虑之路。
当陈天桥成为首富后,备受关注和非议甚至骂名,让他儿时压抑着的情绪反复出现、积压,最终在事业遭受打击时爆发。
情绪种子未消除,便会一直存在,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吃药解决不了焦虑情绪,解决的根源是有效清理情绪种子。看见情绪根源,是让你瞬间清醒的开始。
03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
成年人最好的养生,是懂得释放情绪。
《礼记》有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不论好坏。情绪终归是要通过某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的,不在此时,就在那时。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只会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见了情绪,却不懂如何表达出来。
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发现:坚持写情绪日记的患者,5年存活率比沉默者高47%。
这些年大家特别爱说的一个词就是:情绪稳定。然而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不表现出任何情绪,有情绪也要藏着掖着。智慧的人,常善于调节和化解自己的情绪。
包丰源老师创立的“情志疗法”技术,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证发现,焦虑和以下情绪有关系:
1、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后怕,对没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不敢承担而产生的担心、后怕、焦躁、紧张等情绪;
2、对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前途命运过度担心而产生的着急、挂念、忧愁、紧张等情绪。
通过“情志疗法”技术,找到情绪卡点有效释放,改变认知,才能消除“情绪种子”。
在心智家园课堂上,一些曾患有焦虑症的学员,最终走出焦虑困扰:
有人看见自己的不愿意承担,转变思想后焦虑症好了!
有人清理了人生卡点后,焦虑消失,生命开始绽放!
有人清理了流产的焦虑情绪,从原来的不孕到顺利怀上孩子!
包丰源老师分享,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焦虑的症状,就要准确找到细胞记忆的原点,通过情志疗法的疏导、清除影响健康的细胞记忆。当情绪来了,先允许,再接纳,最后释放。当你活成了一条能量管道,你将获得重生。正确表达情绪,是让你瞬间清醒的解药。
04心量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一个人内心的宽阔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甚至是一个人的健康程度。越算计,越不幸。
算计容易使人失去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一念动,万法生。人生所有困境都是心的困境。心宽,是一种人生智慧。心量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506年,王阳明因得罪太监刘瑾,被发配贵州龙场,路过浙江时被杀手追杀而逃难到武夷山,再经道士点拨而重新出发龙场时写下一首诗。
后来世人感叹,如此意气风发的一首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逃难中的人写的。我们要用“沧海”的角度来看“一粟”。
当你无法放下折磨你的某件事情时,你应该学会用更宏大的世界去稀释它,问题有多大,其实取决于你的心量有多大。
你痛苦、焦虑,是因为你用定焦镜头只盯着某一个点。如果你换个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也许眼中的不完美、心中的遗憾在大背景下,也可以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有点不可或缺。
你的心量,是让你瞬间清醒的终极法宝。
最后献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
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