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therapy情志疗法
《以妇科类疾病为例探讨情绪与疾病关系及疗法》
2023-10-25 12:24:31  来源:心智教育

微信图片_20221115142259.jpg

(本论文发表于《健康之路》2016年5月第15卷第5期)


以妇科类疾病为例探讨情绪与疾病关系及疗法 


包丰源


包丰源老师论文《以妇科类疾病为例探讨情绪与疾病关系及疗法》发表.jpg

  【摘要】在中西医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情绪对于疾病发生的作用都已经得到证实。因此通过有效的情绪引导改善机体状况,可以成为现有治疗手段的一项重要补充。本文以妇科类疾病为例,重点探讨了其背后的情绪性致病机理,并通过个案调理描述,阐明化解情绪、减缓病痛的具体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情绪 疾病 治疗方法 妇科疾病


  中西医对于情绪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伴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取得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成果,证明情绪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实际存在的,不同情绪与各类疾病之间都有着对应关系。


  这些研究成果让人们突破了现代医学中过度关注机体治疗的局限,能够从整体思维出发,重新认知身体与心理互相作用的关系,并从心理角度探寻改变机体疾病的方法。但是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中西医都是捉襟见肘的,没有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法。


  在对妇科类疾病进行实验性干预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创伤性生活经历作为情绪疏导的突破口,通过按压身体相应部位和引导患者展开对话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检查报告表明,该方法对于病变部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手段进行分析。


  一、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中医自创立之初,就以关注人的情绪变化和脏腑疾病为重点。《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初步阐述了中医的整体观,即“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和精、气、血、津液把全身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成为统一的整体来维持生命活动”[1],并提出了情绪与气、脏之间的关系。


  其中,《素问•举痛论》的观点认为,“余知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黄帝内经》五情论述之外,还有六情、七情的观点,表明中医对于情绪造成的压抑心理导致身体脏腑发生病变的深刻认知。


  情绪也是现代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这类研究中,将某些疾病或身体变化看作是情绪应激反应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果。“应激的负性情绪反应可导致交感神经中枢兴奋,通过网状结构向下传递,可引起总体性交感反应,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全身代谢增强、胃肠道抑制等功能紊乱,而且能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正常运行,导致激素分泌水平异常”[2]


  乔建中、王云强通过总结Stone、Labott、Cohen等西方医学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状态可以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途径或方式与身体健康产生因果性的联系,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信息到达大脑时的舒适感影响人们对身体症状的认知、 对健康行为方式的选择、 对所患疾病的适应[3]


  大量的实验性研究也证实了情绪与身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国内研究为例:严灿[4] 等采用激怒大鼠的方法复制“怒伤肝”的模型,从实验结果来看,应激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能力明显下降,表明大鼠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后来刘汶[5] 、孙丽霞[6]等人的实验也证明了情绪和肝病之间的关系。

 

  詹向红[7]等对愤怒表达方式及特质对情绪恢复期自主神经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较之愤怒特质,愤怒表达方式对情绪恢复期自主神经的影响更为广泛,郁怒时造成的交感神经生理唤醒水平虽没有发怒时增幅大,但恢复期复原缓慢,对机体的影响持续时间长;因而,既要预防过度宣泄对交感神经高水平激活带来的危害,又要避免过度压抑对机体更为持久的后续损伤。


  宋玉萍[8]等在支气管哮喘与情绪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人们经常处于紧张心态中,心理压力负荷日趋加重, 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到人体免疫功能, 甚至诱发或加重哮喘。陶嵘[9]等在情绪应激对NOD小鼠血糖、胰岛炎及胰岛内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情绪应激可以引起 NOD 鼠胰岛炎的发生及胰岛内细胞的凋亡,从而可能加速糖尿病易患性 NOD 鼠的胰岛炎的发生和大大增加胰岛内细胞的凋亡,进而在 1 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对于身体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西医在各自的理论体系内对情绪作用于人体的路径进行的论述,虽然具体方式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遵循了“社会环境-情绪变化-功能障碍-细胞疾病-组织结构改变”[10]的思路。


  情绪变化可以引发机体病变,因此通过情绪引导也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目前西医临床治疗的手段主要还是作用于机体本身,心理疏导只是辅助性手段,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中医的特点决定了其重整体、轻微观 ……作为一种自然哲学观念难以具体化、深入化 ……更难为恪守实证信念的现代科学观点所普遍认同……使得中医特有的七情学说和情致致病理论 ,不能用现代语言进行阐明,最终导致在心身疾病的临床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11]  。因此,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现阶段情绪与疾病关系研究的重点课题。


  二、妇科类疾病的情绪致病机理


  人都有其承受压力的极限,“重大生活事件作为心理应激源易引起不良情绪和生理反应” [12]。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会一直储存在人的内心,形成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指对情绪信息的编码、存储,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13]


  这种记忆会持续性作用于人的人体,“尽管压抑在短期内减轻创伤事件带来的强烈负情绪,却导致被试不得不长期承受创伤后压力” [14]。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经有心理分析研究证明,很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前都经历过亲人离别、死亡这种极端创伤[15],这些创伤一直留在记忆中,未能得到排解,作用于身体,诱发了癌变。


  对于妇科类疾病与情绪抑郁之间具有明显的关系。清代《妇科玉尺》有这样的论述:“妇人积聚之病,皆血之所为,盖妇人多郁怒,郁怒则肝伤,而肝藏血者也;妇人多忧思,忧思则心伤,而心主血者也。心肝既伤,其血无所主则妄溢,不能藏则横行”。行为科学家和免疫学家调查婚姻状况与免疫间的联系时发现,分居和离婚妇女的免疫机能确实比在婚妇女低[16]。杨婧[17]、李玲艳[18]等在乳腺癌与情绪抑郁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也证明,乳腺癌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


  我们在进行个案处理的过程中,发现妇科致病的抑郁情绪多来自于家庭生活不美满。夫妻关系不和谐、教育子女不顺利、自我性别认同错位、与母亲紧张等都会导致妇女产生沮丧、压抑、忧郁、焦虑等情绪。女性经常会通过妇科疾病来表达自己潜意识里对夫妻生活、生育、性别等方面的各种不满、不安、痛苦、气愤、自责、忏悔、压抑、屈辱等情绪。


  比如一位患者的阴道开始出现异常分泌物并伴随有子宫疼痛的时间正好是其第一次发现丈夫有外遇的时候,之后她一直试图压抑内心的痛苦,导致其妇科病不仅久治无效,还伴随着自己心理创伤的扩大而越来越严重;另一位患者因为自己曾经做过流产而一直存在强烈的负罪感,时常会受到这种负罪感的侵扰,其子宫部位的疾病总是难以治愈。


  对于妇科类疾病的治疗需要关注其内在情绪因素。《寿世青编》有言:“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方,唯在心药也。”当一个人的内心处于僵化的状态时,内在自我就会受到很多负面情绪的困扰,这些积累已久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和化解时,就会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反映为外在的疾病。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找到产生过度情绪的背后原因,也就是创伤性生活经历,通过化解这些创伤性生活经历带来的情绪积压,来舒缓病人的内心,从而使身体压力得到缓解。


  三、治疗方法


  西方心理学中对于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元认知疗法,使情绪障碍个体由先前的客体加工模式转化为元认知加工模式, 从而实现信念重组[19]。这一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变个体对于事物的认识方法,从而化解可能存在的消极情绪,是一种心态的重新塑造,没有和机体疾病治疗结合起来。


  中医诊疗中一般有“以方测证”、“援物比类”、“其要一也”三种方法,即溯因、类比、归纳[20]。本文所要介绍的治疗方法是基于中医三种方法的综合,主要聚焦在患者的内在,找到情绪产生的创伤性生活经历,将多种类似经历导致同种疾病的案例进行类比,并予以归纳,形成对这一类疾病产生根源的认识,从破解这一根源性生活经历入手,进行诊疗,缓解病症。下面以子宫肌瘤患者和乳腺增生患者的情绪化解为例进行说明。


  1.子宫肌瘤患者

  患者年龄为46岁,治疗时间大约30分钟。研究者让患者面朝下放松趴在治疗床上,闭上眼睛,根据中医关于经脉的论述用较小的力度按压其子宫肌瘤能量淤堵点,对方表示非常疼痛。经过对话,患者讲述了因爱人有外遇而对其充满怨恨情绪的过程,伴随着大声重复想对丈夫说的话,失声痛哭,非常伤心。情绪释放出来后,患者慢慢的不再哭泣重新平静下来。


  研究者再次按压刚才疼痛的能量淤堵点,患者表示不疼了。研究者继续使用较小的力度按压子宫肌瘤的另一能量淤堵点,患者表示和第一次一样疼痛。这次患者想到的是丈夫总是很晚回家,自己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顾家带孩子的辛苦,因为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和帮助,很是受伤。


  第三次按压时,患者无明显反应。

  后续在按压第四个能量淤堵点的时候,研究者引导患者表达了对于孩子不听话的不满,并带着她一句一句重复以下内容:孩子,感恩你来到我的生命中,你的存在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你的成长在于我的觉悟,在于我的提升,你的一切状况都是我要提升,要努力和进步的,我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爱你,在这个经历中我要更好的成长,从今以后我不再抱怨,我要和你一起成长,我会爱我自己,也会更好的爱孩子。随着重复,患者的声音变得更有力量。


  经过调理后,患者的脸看上去有了更多的光泽,人也由落寞变得开朗。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给出的6月30日和7月10日的检查报告可以看出,患者子宫内较大的低回声团由处理前的97*72MM减小到了80*62*65MM。


  2.乳腺增生患者

  患者年龄为50岁,治疗时间大约40分钟。患者在医院进行B超检查后,研究者同其在医院办公室相对而坐,保持约60公分距离。研究者按压其手臂上的乳腺增生能量淤堵点,患者表示非常疼痛。


  患者在放松状态,讲述了其27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患者有一位女生朋友,她的弟弟当时20岁。患者每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都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患者当时没有多想。但后来他告诉父母想和我在一起,他的父母和姐姐都觉得非常不可理喻,不能接受。他就用刀砍下了自己的小拇指,并且说如果再不同意就接着砍。后来,患者离开家外出打工,现在和他姐姐还是有来往。患者听说他砍下小拇指时,感到非常委屈难受,感觉和自己有关系,但是自己又什么都没有做,对他没有丝毫想法。


  研究者让,研究者让患者闭上眼睛放松,回想当时他看患者的眼神,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和对他的祝福。大约过了五分钟,患者慢慢睁开眼睛,擦着眼泪笑了。研究者再次按压患者手臂上的能量淤堵点时,患者表示不再疼痛。随后研究者对其他的乳腺增生能量淤堵点进行按压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在珠海方华医院的B超检查结果表明,患处由6.1MM*3.4MM*5.5MM(外侧)、5.9MM*2.2MM*5.4MM(乳头外侧)变为6.0MM*2.5MM*5.6MM(外侧)、5.9MM*1.9MM*5.4MM(乳头外侧)。


  综上所述,在现有中西治疗手段之外,关注患者的情绪性致病因素是一个重要突破口。疾病是身体内在情绪的外化,是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缓解和清除的结果。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逆向从情绪化解入手,通过中医经络按压和情绪对话疏导相结合,帮助患者释放有害情绪,重新获得内心的平和。进一步,研究者将众多个案进行综合归类,可以发现某一类疾病潜在对应的情绪来源,引导患者定向排解创伤性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抑郁情绪,达到缓解病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正,谭翔文,王庆其.《黄帝内经》的系统生物学思想刍议[J].中医杂志.2013年2月第54卷第3期.

  [2] 王慧霞,李伟,王有杰,刘胜利. 负性情绪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ERP特征[J].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41卷第11期.

  [3] 乔建中,王云强.情绪状态与身体健康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10期.

  [4] 严灿,潘毅,邓中炎,高敏,吴丽丽.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应激状态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功能的观察[J].中医杂志.1997年4月27日.

  [5] 刘汶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情绪的关系[J].中医杂志.2008年第49卷第9期.

  [6] 孙丽霞等.不良情绪与脾胃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 11月第31卷第6期.

  [7] 詹向红,乔明琦,张惠云,刘胜利,杨雪,徐玮玮.愤怒表达方式及特质对情绪恢复期自主神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6月第33卷第6期.

  [8] 宋玉萍,孙宏伟,王艳郁.支气管哮喘与情绪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2月第15卷第12期.

  [9] 陶嵘,姚树桥,赵勇,石川,张式兴.情绪应激对NOD小鼠血糖、胰岛炎及胰岛内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13卷第4期.

  [10] 王庆其.黄帝内经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116.

  [11] 焦东亮,许华山,高艳,魏婷婷.中西医情绪致病理论的比较和思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 10月第33卷第10期 .

  [12] 袁云华,江祖威.生活事件、情绪与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第6卷第1期.

  [13] 梁宁建.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09.

  [14] 黄徐姝,罗跃嘉. 情绪调节方法的分类和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4期.

  [15] 高北陵,杨玲玲.生活事件、情绪与恶性肿瘤[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第3卷第1期.

  [16] 杨币江摘译Science News,1986.129.情绪影响免疫机能[J].

  [17] 杨婧,张捷,王笑民,田兆黎.乳腺癌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J].中医杂志.2009年12月第50卷第12期.

  [18] 李玲艳,朱熊兆,王瑜萍,杨玉玲,张劲强.女性乳腺癌患者情绪抑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23卷第5期.

  [19] Leahy RL. Roadblocks i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Transforming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3. 69- 90.

  [20] 孙超,谢晴宇,孟庆刚.心理逻辑模型下的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3月第38卷第3期.



  《健康之路》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注册的正式公开出版物。本杂志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广东省医学会和中国保健协会主办国家级优秀医学科技期刊:是各级人事部门评定各级职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认定期刊。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8801,国内统一刊号:CN44-1540/R。